欢迎访问无锡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本地农业农村动态

7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发布时间:2025-06-26 10:57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7月将迎来小暑”“大暑两个节气,高温持续,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增多,易引起水质变化,导致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根据近年同期全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数据和今年天气情况,市水产畜牧技术推广中心7月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供参考。

易发疾病

7月水产养殖应该重点关注草鱼出血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锦鲤疱疹病毒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柱状黄杆菌病、链球菌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白斑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等。

(一)鱼类疾病

1.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危害草鱼及青鱼,水温20℃30℃时易发病。患病鱼鳍基或鳃盖出血,解剖查验可见肌肉出血呈鲜红色、肠壁充血、肝脾充血等症状。

2.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病原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主要危害鳜、大口黑鲈等淡水鱼类,水温25℃34℃时易发病。病鱼身体失去平衡,鳃贫血呈苍白色,解剖可见脾肾肿大、充血、糜烂,常见有腹水。

3.锦鲤疱疹病毒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型(又称锦鲤疱疹病毒),主要危害鲤、锦鲤及其变种,水温18℃28℃时易发病。病鱼游动无方向感,或在水中呈头下尾上的直立姿势漂浮,眼球凹陷,体表粘液增多,鳃丝发白。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

4.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型,主要危害金鱼、鲫及鲫杂交变种,水温10℃33℃时易发病。患病鱼游动缓慢,体表广泛性充血或出血,尤其以鳃盖、下颌、前胸和腹部最为严重。患病鱼解剖后可见淡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等器官肿大。

5.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危害鲫、鳊、鲢、鳙、乌鳢、黄鳝等多种淡水鱼类,水温9℃36℃时易发病。病鱼离群缓慢游动,眼球突出,体表充血,鳃、肝、肾颜色较淡,呈花斑状。病情严重时死亡率达90%以上。

6.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大口黑鲈、泥鳅等淡水鱼类,水温在18℃以上开始流行。患病鱼肛门红肿外突,解剖查验可见肠道充血发红,尤以肠后段明显。

7.柱状黄杆菌病:俗称烂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鱼病,传播快,病程长,一经发病便难控制其蔓延。该病在水温15℃以上开始发病,20℃以上开始流行。危害品种主要有草鱼、青鱼、鲤、鲫、鳊、鲢、大口黑鲈等。

8.链球菌病:病原为海豚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主要危害罗非鱼。水温25℃35℃时流行,高于28℃时易暴发。患病鱼游动异常,眼球突出,鳃盖内侧发红、充血或出血。

9.车轮虫病:病原为车轮虫,主要危害各种淡水和半咸水鱼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适宜水温20℃28℃。车轮虫一般寄生在鱼类体表、鳃和鼻孔处,大量寄生时会刺激鳃丝分泌粘液,形成粘液层,妨碍病鱼呼吸。

10.锚头鳋病:病原为锚头鳋,主要危害鲤、鲫、鲢、鳙、草鱼等淡水鱼类,繁殖适温为12℃33℃。锚头鳋一般寄生在鱼类肌肉、鳞下、口腔等部位,患病鱼食欲减退、身体瘦弱、烦躁不安,体表或鳞片腹面可见细针状虫体。

(二)甲壳类疾病

1.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等甲壳类动物,水温20℃30℃易发病。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病虾行动异常,甲壳上出现白点,白点直径小于3毫米或连成片。

2.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病原为十足目虹彩病毒I型,主要危害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等,水温16℃32℃易发病。病虾活力下降、停止摄食,额剑基部甲壳下呈现白色三角区域病变,俗称白头

(三)部分养殖重点品种疾病

1.鳊:7月易发疾病有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车轮虫病、锚头鳋病、指环虫病等。

2.鲫:7月易发疾病有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黏孢子虫病等。

3.大口黑鲈:7月易发疾病有蛙虹彩病毒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等病毒病;诺卡氏菌病、细菌性肠炎病、柱状黄杆菌病等细菌病;锚头鳋病等寄生虫病。

4.乌鳢:7月易发疾病有弹状病毒病、诺卡氏菌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舒伯特气单胞菌病、锚头鳋病等。

5.泥鳅:7月易发疾病有细菌性肠炎病、腐皮病等。

防控建议

(一)做好养殖管理。一是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发现异常及时调节,为水产养殖动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降低其发病风险;二是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并根据养殖动物吃食情况和生长速度等逐步调整投饵量,保证养殖动物营养充足、体质健壮。三是坚持巡塘,发现体色、行为等异常的个体要及时捞出并进行进一步检查,在明确病因后尽早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

(二)做好生物安全管理。一是建立消毒制度,参考《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412号)》,选用已批准的水产养殖用消毒剂,定期对养殖场所、水源及尾水、工器具、工作人员等进行消毒。二是做好媒介生物管理,如在户外蓄水池、养殖池、尾水处理池等地设置驱鸟、防鸟设施;在饲料、药品存放处设置挡鼠板等。三是做好无害化处理,在养殖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病死水生动物要及时捞出,并按照《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SC/T7015)的要求进行处理。

(三)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工作。一是提前备好增氧剂、检修备用发电机等,以防极端天气造成电路损毁,导致断电等情况发生。二是极端天气期间,少投或不投饲料,以免增加池塘有机生物耗氧量。三是暴雨等极端天气后,抓紧修复各种设施设备,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池塘水质,为尽快复产做好准备。

(四)及时报告疫情。在养殖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按照规定程序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可登录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www.adds.org.cn),在常见疾病中查询,或通过自助诊断专家诊室进行诊断或咨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

综合值班电话

综合值班电话

综合
值班电话

农机安全举报电话

农机安全举报电话

农机安全
举报电话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