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基地沃土 汇聚“五老”力量 谱写青少年劳动教育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6-09 14:30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5月28日,我市在江阴市靠谱农场成功举办了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观摩活动,缪根宝主任在讲话中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市各级关工委特别是农业系统关工委深度参与青少年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落实缪主任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提质增效,需聚焦关键,构建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新格局。
一、筑牢全域覆盖之基,构建基地矩阵体系。科学规划补空白。立足现有33个省、市级现代农业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深入摸排镇街资源禀赋与需求,依托现代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资源,新建一批“镇街级基地”,推进基地镇街全覆盖;因地制宜创特色。紧扣各地优势产业,指导基地开发“一基地一主题”特色课程,推动“一镇一品”特色发展,避免同质化;规范管理立标杆。各地农业系统关工委联合教育部门,借鉴江阴“靠谱农场”经验,制定基地建设与管理标准,完善全链条规范,推动基地建设标准化、制度化。
二、汇聚“五老”赋能之力,打造专业育人引擎。建强核心队伍。深挖“五老”资源潜力,建立专家库,完善工作机制,大力推广“五老”教学模式;深化校地衔接。农业系统关工委主动对接教育系统关工委、学校、社区及群团组织,建立常态化联席机制,共同制定基地活动计划,推动基地课程与学校教学计划、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无缝衔接、深度融合;拓展协同资源。统筹整合多部门资源,积极引入企业、社会组织力量,构建“关工委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三、创新“五育”融合之魂,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强化精神引领。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贯穿活动始终,组织“五老”讲述“劳动光荣”故事、农业科技历程、乡村振兴成就,设立“劳模工作室”“奋斗者足迹”展区,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浓厚氛围;深化知行合一。设计“理论讲解—现场观摩—动手实践—成果延续”沉浸式教学闭环,借鉴江阴靠谱农场经验,让学生在“五老”指导下全程参与整地、播种、管理、收获等环节,推行“成果带回家”模式,以“实践链”延伸“教育链”。
四、夯实常态长效之基,完善运行保障机制。打造劳动教育品牌。聚焦区域特色产业或创新教育模式,培育一批叫得响、成效明显的劳动教育品牌;强化宣传推广。加大劳动教育品牌的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格局;健全管理机制。持续完善基地常态化运行、资源整合、效果评估等长效保障机制。
推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与作用发挥,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抓手。全市各级农业系统关工委要深刻领会缪根宝主任讲话核心要义,以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扎实建强基地、高效用活资源、科学管好阵地,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