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本地农业农村动态

11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发布时间:2025-11-10 13:52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11月份,气温下降,迎来“立冬”、“小雪”节气。这一时期鱼类摄食量减少,活动量小,需做好养殖动物防寒越冬工作,加强入冬前疾病预防。根据近年同期全市水产养殖疾病测报数据和今年天气情况,市水产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对11月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供参考。

  一、易发疾病

  (一)鱼类疾病

  冬季气温低,病害相对较少,仍需关注养殖鱼类缺氧、冻伤及细菌性败血症、赤皮病、烂鳃病、竖鳞病、水霉病、锚头鳋病、小瓜虫病等疾病。

  1、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危害鲫、鳊、鲢、鳙、乌鳢、黄鳝等多种淡水鱼类,水温9℃-36℃时易发病。病鱼离群缓慢游动,眼球突出,体表充血,鳃、肝、肾颜色较淡,呈花斑状。病情严重时死亡率达90%以上。

  2、赤皮病: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鳊、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类,一些养殖区域一年四季都有流行,特别是当捕捞、运输、放养使鱼体受到机械性损伤或鱼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更易侵入,引发疾病,应引起重视。

  3、竖鳞病:病原为豚鼠气单胞菌、水型点状假单胞菌。主要危害鲫、异育银鲫等,各种规格鱼体均可发生。养殖密度较高情况下,冬季时有发生,水体浑浊、水质差、鱼体皮肤受伤时易感染此病。主要病症表现为患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离群独游,体表粗糙,鳍条基部出血,腹部膨大,腹腔积水;鳞片竖立,鳞囊基部皮肤发红,鳞片易脱落。

  4、诺卡氏菌病:病原为诺卡氏菌等,主要危害大口黑鲈、乌鳢等鱼类。全年可发病,主要危害6个月-2龄鱼,可导致慢性死亡,或降低成鱼商品价值。主要症状是体表溃烂和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形成肉芽肿,有的鱼肌肉、鳃丝上也可看到有白色结节,剖开结节后有白色或稍带红色的浓汁流出。

  5、水霉病:病原为水霉菌。冬季水温13-18℃时,水霉菌繁殖旺盛,随着水温升高繁殖力减弱。该病发生与鱼体表损伤有关,鱼体因拉网操作等导致皮肤受伤后,水霉菌丝附在鱼体损伤处,水温适宜时水霉菌开始繁殖。感染初期,菌丝入侵伤口,肉眼难以分辨,当肉眼可见白色絮状物时,菌丝已深入肌肉,难以自愈,最终导致鱼体瘦弱死亡。

  6、锚头鳋病:病原为锚头鳋,主要危害鲤、鲫、鲢、鳙、草鱼等淡水鱼类,繁殖适温为12℃-33℃。锚头鳋一般寄生在鱼类肌肉、鳞下、口腔等部位,患病鱼食欲减退、身体瘦弱、烦躁不安,体表或鳞片腹部可见细针状虫体。

  7、小瓜虫病:病原为小瓜虫。小瓜虫寄生在鱼体表、皮肤、鳍条等处,后期可见密集白色小斑点,遍布全身,又称白点病。主要感染各类淡水鱼,尤其对鱼苗、鱼种和无鳞鱼危害最为严重。病鱼游动迟缓,鱼体不断与其他物体摩擦,最终导致死亡。

  (二)甲壳类疾病

  应关注白斑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河蟹螺原体病、河蟹“牛奶”病等。

  1、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等甲壳类动物。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病虾行动异常,甲壳上出现白点,白点直径小于3mm或连成片。

  2、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病原为十足目虹彩病毒Ⅰ型,主要危害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等。病虾活力下降、停止摄食,额剑基部甲壳下呈现白色三角区域病变,俗称“白头”。

  3、河蟹螺原体病:俗称河蟹“颤抖病”,病原为螺原体,主要危害中华绒螯蟹等甲壳类动物。患病蟹行动迟缓,螯足握力下降,附肢颤抖。解剖可见鳃呈浅棕色甚至黑色,血淋巴稀薄,凝固缓慢或不凝固。

  4、河蟹“牛奶”病:病原为二尖梅奇酵母,属于真菌类微生物,水温低于20℃时感染率明显上升。病蟹表现为活力下降、体表寄生纤毛虫,鳃、心脏及肌肉发白,头胸甲内出现乳白色积液,肝胰腺萎缩糜烂。大部分抗生素类药物对其都不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应加强对蟹苗检测,选择不携带“牛奶”病病原蟹苗用于养殖。

  (三)部分养殖重点品种疾病

  1、鳊:11月易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赤皮病、竖鳞病、水霉病、锚头鳋病、小瓜虫病等。

  2、鲫:11月易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竖鳞病、水霉病、锚头鳋病、小瓜虫病等。

  3、大口黑鲈:11月易发诺卡氏菌病、水霉病、锚头鳋病、小瓜虫病等。

  4、乌鳢:11月易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诺卡氏菌病、水霉病、锚头鳋病、小瓜虫病等。

  二、防控建议

  (一)加强养殖生产管理。一是做好投喂管理。冬季过早停料易导致越冬鱼(尤其是越冬鱼苗)营养流失,死亡率升高。不宜过早停料,应选用优质饲料,在天气晴好、气温较高的中午少量投喂,以维持鱼体体质,增强其耐寒和抗病能力,提高越冬期及开春养殖鱼类成活率。二是做好水质管理。定期检测养殖水体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在5mg/L以上,pH值在7-8.5,透明度在40-50cm。定期检查水体浮游藻类生物量,如浮游藻类少,适当补充或培育小球藻和硅藻等;浮游藻类过多,可采取消毒等措施,适当减少浮游藻类含量。定期检测水体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数量较多时,可全池泼洒敌百虫溶液(水产用),防止越冬期间轮虫或剑水蚤大量滋生引发池水缺氧。三是做好苗种放养,根据养殖状况及下一年度养殖计划,及时做好放苗前池塘清淤、修整与消毒工作。要选择体表无损伤、活力强和经检测不携带特定病原的苗种放养,做好放养前肥水工作。

  (二)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对养殖环境、水体、食台、工器具等进行消毒,及时打捞死亡水生动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拉网时动作要精细,防止鱼类带病、带伤越冬。确认病害发生后,要依据《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4年1号、2号)》规定用药,遵循“五个不用(一不用禁停用药物,二不用假劣兽药,三不用原料药,四不用人用药,五不用未批准的水产养殖用兽药)”原则。上市前,应严格遵守水产养殖用兽药的休药期管理规定,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三)及时报告疫情。在养殖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按照规定程序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可登录“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www.adds.org.cn),在“常见疾病”中查询,或通过“自助诊断”及“专家诊室”进行诊断或咨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

综合值班电话

综合值班电话

综合
值班电话

农机安全举报电话

农机安全举报电话

农机安全
举报电话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