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农业供给侧改革

关于印发《2023年无锡市稻米产业 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时间:2023-04-24 10:30    来源: 无锡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信息索引号
014007684/2023-00030
发文日期
2023-04-24
公开日期
2023-04-24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无锡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体裁
通知
关键词
农村,农民,农民负担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为做好2023年全市稻米产业技术推广工作,持续提升全市水稻生产水平,促进优质稻米产业升级发展,推进产量、质量和效益协同提升。

显示全部表格信息

  各市(县)、区农业农村局:

  为做好2023年全市稻米产业技术推广工作,持续提升全市水稻生产水平,促进优质稻米产业升级发展,推进产量、质量和效益协同提升。我局制定了《2023年无锡市稻米产业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无锡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3年4月23日

  附件

  

2023年无锡市稻米产业技术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推技术提单产”工作部署和全省、全市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全市水稻生产继续巩固拓展水稻生产良好发展态势,扎实夯实粮食稳产保供基础,聚力推进优质稻米产业提档升级,助力促进乡村振兴。

  一、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

  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2023 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122 万亩以上,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稻米产业紧紧围绕“一稳三提”(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目标,优化完善苗情监测、培训指导、抗灾减灾、应急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农机农艺结合,助力控减直播稻;建设省市级水稻高质高效示范片26个以上;复核推介“味稻小镇”;继续推广优质高产食味水稻,加强全市优质稻米生产、加工、服务、收储和营销全产业链建设,强化“无锡大米”品牌培育推介。

  二、优化品种种植结构,提高水稻品种优质化

  (一)引导农户调优种植结构

  近年来我市南粳46等生育期长的品种占比较大,去年遭遇连续极端高温出现成熟期推迟,不能适期收获等问题,各地要引起重视,引导农户根据种植规模,品种选择注重早、中、晚熟搭,提升自身抗逆抗灾能力。以卖米为主的可选择银香38、南粳3908、南粳5055、宁香粳9号等早熟晚粳品种,早茬口可选用南粳46、苏香粳100 等生育期长的晚粳品种;以卖稻谷为主的可选择武运粳31号等高产品种,武香粳168可扩大示范;注重开发低GI米、富硒米及富锌米等特色功能稻米,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全面提升稻米质量。

  (二)继续加强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示范推广

  各地要围绕中高端优质稻米产业开发,开展量质协调、适口性和抗逆性突出的水稻品种筛选,积极引进有苗头性的优质高产多抗品系进行试验示范和种植鉴定,为优化品种区域布局提供科技支撑。

  三、改良生产方式,集成推广机插绿色高产高效技术

  (一)大力推广集中育秧

  加快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配套的集中育秧中心,提供代育代插、代耕代种等专业化服务。大力推广壮秧剂拌土、基质代替营养土、机械流水线播种、室内暗化出苗、硬地摆盘炼苗、无纺布(防虫网)覆盖、喷灌控水等智能化、标准化、高效化育秧技术。壮秧培育要抓住稀播匀播、控水旱育、调肥控病三个关键。移栽环节要抓好带肥带药起秧、适龄早栽、施足基肥、栽足基本苗,确保早发稳发,为获得适宜穗数打牢基础。

  (二)大力推广机插稻

  要把推广机插稻、发展机插稻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作为控减直播稻的最重要手段,多年实践证明,与直播稻相比,机插秧可实现亩增产50斤以上,推广机插秧是实现水稻增产的主要途径之一。各地要充分利用机插秧补贴扩大机插秧面积,充分发挥机插秧稳产高产优势。生产环节重点要病虫草害防控、抓好适时适苗搁田和拔节孕穗肥施用。收获环节推广机收减损技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肥药品种与机械装备互为配套,增强机插稻肥药减量高效、省工节本提质效果。

  (三)建足建好省、市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

  按照数量、单产、绿色、产业四个目标要求,围绕“四个清单”重点任务,全面提高全市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创建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开展优质高产竞赛。以水稻示范片建设工作为抓手,以我市主推品种为基础,配套集成因种超高产栽培技术,充分挖掘优质水稻高产潜力,为“推技术提单产”提供技术储备。通过高产竞赛活动,打造一批超高产典型,培养一批优秀农技人员和高技能种植能手。二是开展星级示范基地推介。结合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组织专家对示范片田容田貌、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以及优质水稻品种覆盖率、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新型绿色物化产品投入、产量品质表现、品牌营销情况、示范带动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推介认定一批基础设施好、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水稻星级示范基地。三是开展示范片观摩考评。在水稻成熟期对示范片长势、田间管理、稻米产业化开发及对大面积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行观摩并综合打分,同时以县区为单位对示范片实施情况进行ppt汇报并交叉打分,推动全市示范片创建工作再上台阶。

  (四)推广示范水稻+N”种植模式

  积极推行水稻-油菜(绿肥、蔬菜)科学轮作等“水稻+N”模式,推进绿色种植,生产绿色稻米、有机稻米,提高经济生态综合效益。

  四、提升稻米产业发展业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

  (一)加强优质稻米产业化基地建设

  支持和参与以稻米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建设,指导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努力建立从种植、收获、烘干、仓储、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集机耕机收、育秧机插、植保管理、收割烘干、加工销售等环节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加强“无锡大米”品牌建设

  加强品牌宣传营销,培育一批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大米知名品牌,继续组织参加江苏“味稻小镇”复核、组织第六届“无锡好米”品鉴活动,组织参加各类稻米博览会、展销会等活动推介地产优质稻米,做大做强“无锡大米”,遴选一批“苏米工匠”。指导种植主体推行集中连片种植优质高产食味稻米,加强统一化管理,实现单品收储、高质量加工,打造中高端稻米品牌,推进优质优价、品牌溢价,提高经营效益。

  加强稻米产业“一二三产”融合

  扶持引导水稻生产经营主体打造稻米全产业链,配套完善生产、加工、营销等全链条环节,打造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和“土、特、新”产品品牌,充分挖掘拓展稻米产业功能,促进稻米产业与民俗文化、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业态融合,实现产业多元价值。

  加强主体培树宣传

  深入开展稻米产业全链式发展调研,挖掘稻米生产全过程典型,强化新媒体宣传推介,营造树典型、学典型的良好氛围。结合稻米产业技术推广实际,开展农技推广先进单位、产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信息宣传先进个人、水稻种植能手、“苏米工匠”推介,培树一批示范典型。五、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促进水稻增产增收。

  五、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促进水稻增产增收

  强化苗情监测,提高信息报送时效性、准确性

  及时掌握苗情,充实稳定苗情监测队伍,购置完善苗情监测装备,创新苗情信息监测调度手段,加强苗情员技能培训,提高苗情监测调度及时性、精准性积极争取政策和项目投入,组建由“省市县乡”四级农技人员(专家)组成的水稻苗情会商决策指导协作组,因地因时因苗提供管理决策指导服务。

  多方式提高培训水平

  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主力军作用,以“江苏农技大讲堂”为平台,推进“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组织挂片指导、巡回观摩、线上线下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应用成效展示和培训宣传,确保种植主体全面掌握技术要领,提升种植水平。

  加强防灾减灾能力

  密切关注气象条件变化,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制定防灾减灾预案,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水稻生育进程,及时制定发布抗灾救灾技术指导意见,促进灾后生产恢复,减轻灾害损失。针对水稻生育期间高温干旱、洪涝、台风等栽培逆境,积极开展生长调节剂、抗逆产品等试验示范,集成应用肥水调节、化学调控等抗逆技术,提高水稻生产应对灾害能力。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

综合值班电话

综合值班电话

综合
值班电话

农机安全举报电话

农机安全举报电话

农机安全
举报电话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