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 / 无锡市农委“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 / 工作动态

江阴“渔稻共作”——简而不凡的生态圈

发布时间:2017-11-17 15:32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江阴市“六水共建”三年行动计划(2017—2020)》及《“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给江阴水产养殖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展水生态建设工程,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是水产业必须面对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渔稻共作模式成为江阴市农林局水产技术指导站重点试验推广的生态养殖技术。

  “渔稻共作”模式生态安全:稻鱼共生理论是指在水稻生产季节,放养草鱼种,使稻鱼共生于池塘中,形成稻鱼共生生态系统。稻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能动地发挥了鱼在生态系统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了能量朝着有利于稻和鱼的方向流动,整个稻田的有机物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以此理论为基础,渔稻共作模式是以养殖池塘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选择池塘专用稻品种直接种植于池塘底泥,随水产动物生长而逐步抬高水位,渔稻共生而成熟收获。水稻生长期间不施肥、不打药,所需的营养全部依靠养殖池塘中残饵、水产动物排泄物等产生的足量N、P等养分。这种模式好处很多,如净化水质、遮阴降温、增加栖息场所(虾蟹明显)、降低发病率、提高水产品质,种稻面积扩大、大米生态安全,尾水水质显著改善等,是一项“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种养结合的健康生态农作方式。推而广之,必将实现“稻香、鱼肥、尾水活”的美好愿景。

  试验进展顺利:江阴是省内第一批开展鱼稻共作的试验点之一,2013年便引种在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及徐霞客镇峭岐、月城黄桥等养蟹池中开始试验,但都由于塘中放蟹过早、过多等原因没有最终成功;2015年通过多次参观学习与研讨,重新确定种养技术路线,并在锦湖水产、申港三鲜、江淮水产等单位进一步开展,2017年江阴总共试验示范鱼稻种养面积达200亩,其中上述三个点面积达150亩,选择与设计的种养模式是以构建“促养保粮”新型种养模式为目标,以芦苇型深水稻为主要种植品种,选择具有地方特色和良好养殖效益的河川沙塘鳢为主养品种,以河蟹、青虾等为套养品种,通过与种植与养殖、主养与套养方式,充分利用时空优势与生态位互补,建立实用的高效渔稻生态共作模式,目标是使原生态稻产量达到150公斤/亩,优质水产品产量达到70公斤/亩,种养殖综合亩产出9000元,经济效益达到5000元/亩,目前试验正在稳步实施中,部分稻子已收割,放养的沙塘鳢、蟹、虾也正在逐步收获,基本能达到预期要求。

  推广前景看好:江阴2015年江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55620亩,其中常规鱼类养殖面积29340亩,占52.8%%,特种水产养殖面积26280亩,占47.2%;特种水产中河蟹养殖面积为20220亩,占特种水产面积的76.9%,青虾养殖面积为4230亩,占特种水产面积的16.1%,蟹虾两项养殖面积占整个特种水产养殖面积的93%。渔稻共作模式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完美统一,成为提高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产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因此非常有推广前景。江阴市农林局将在如何适应形势、加快水产养殖业转型方面做足功课,下足功夫,以试验为基础,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加以推广与发展。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

综合值班电话

综合值班电话

综合
值班电话

农机安全举报电话

农机安全举报电话

农机安全
举报电话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